【農貿市場轉型勢不可擋,如何精準把握建設脈絡】
2020/03/09近幾年,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,農貿市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,菜市場的建設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。然而,在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,改造和新建的農貿市場逐年增多,但并非所有的市場都能生意紅火,在設施設備全面升級后,一部分市場不僅沒達到預期的“好生意”反而還陷入了困境,這讓不少人發出疑問農貿市場建設方案究竟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?
面對激烈的競爭,需要在制定農貿市場建設方案時結合市場自身情況對癥下藥。比如優化業態配比、增加業態,將單一的農貿市場搖身一變成為農貿綜合體,同時對市場實施標準化管理,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。這就少不了前期大量的市場調研做支撐,規劃農貿市場建設方案時需要明確周邊消費者的需求空白項,有針對性地引入其他業態為銷售生鮮引流,逐步培養不同顧客群體的消費習慣,并與他們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系,最終讓他們成為市場里的忠心的顧客群體。
一部分農貿市場建設方案精準踩中了招商難、生意難、管理難等大“坑”,在市場建設前期投入大量財力、物力去規劃設計,卻在后期招商管理和運營上出現問題。
例如招商不當、新舊商戶更替導致選品優勢下降等,部分市場招商時未對商戶進行篩選,以簡單的招滿為完成任務的標準,導致市場商戶品質良莠不齊;許多存量優質老商戶的傳統都是親自選品,貨品質量具有優勢,但是退休后無人接棒;入行的新商戶多實施標準化配送,導致品質與各大社區菜店趨于同質化,競爭力下降。商戶及商品質量是農貿市場的核心部分,會影響農貿市場能否最終形成良好的商業氛圍,決定了這個項目的最終評分。
此外,農貿市場是打造“一刻鐘便民生活圈”不可缺少的一環,市場方應主動地抓住機會與政府加強聯系,積極爭取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補貼。
配合政府方對“馬路市場”開展專項整治,解決馬路市場影響環境衛生、食品衛生、交通安全等老百姓關心的難點問題,助力美麗城市的建設,走出屬于農貿市場自己的“未來”之路。